51品茶风楼阁全国_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400元3小时快餐

守望相助 传承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 2022-06-13

  长兴县洪桥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湖州地区众多蚕桑产区之一,盛产纯手工丝绵。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古老工艺能够代代相传,洪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巾帼志愿者组织开展了一场“抽丝剥茧”的非遗活动,帮助养蚕户摘茧、煮茧、剥茧,还原古老的手工场景,用实际行动践行“浙风十礼”。

 

 

  在橡树下村高大妈家的屋子里,一屋子的蚕茧躺在地上,志愿者们迅速开始帮助高大妈摘起了茧子。大家伙一边摘一边听着高大妈讲述养蚕的经验,从养蚕种开始到结成蚕茧的全过程,高大妈还热心的跟志愿者普及识别蚕茧成熟的小技巧。

 

  “我们要先把蚕茧撕开,取出蚕蛹后,又把蚕茧放入清水中,用双手不断在水中横向和竖向拉大,把松散的蚕茧撑得足够开。如此反复循环,撑开的蚕茧一个个套在手上,当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形成一个厚薄均匀的“大兜”。晒干后,便成了我们制作蚕丝被的丝绵原料。”排田漾村的志愿者们高芸芸因为年年都来帮忙做丝绵,所以对传统手工剥茧做丝绵的过程都了然于心。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灵巧的手指上下翻飞,一层层茧兜逐渐叠成了厚厚的丝绵。

 

  这几年来,传统的手工剥茧,已经越发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的大批量运作,但手工的精细却是机器所不能匹敌的。洪桥镇太湖村、橡树下村、洪桥村等地坚持手工剥丝,从摘茧、煮茧、剥茧,再到晾晒、拉丝,繁琐的工序中,一丝一缕的蚕丝,体现着颗颗匠心的融入,而正是这种匠心,让洪桥富有了更多的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