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菊明是小浦镇画溪村袁家弄自然村村民,丈夫李顺华是一名泥水匠,每天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这个家庭遵循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儿子李元也很听话有出息,24岁就当上了一名酒店厨师。虽说他们的生活不算富裕,但一家人过得安稳幸福。2011年,儿子李元结婚,第二年迎来了一个健康的孙子,三代同堂,其乐融融。2014年,家里有了一些积蓄后,李顺华和两个兄弟计划一起建造新房,全家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期待。
然而,幸福的生活在2014年5月5日戛然而止。当天,李元中午下班回家后,像往常一样给新房的地基浇水,为儿子喂完奶粉后骑车去上班。途中,他与一辆加长集装箱车相撞,导致颈椎骨折、脊髓受损。尽管经过半年多的抢救,李元仍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面对瘫痪在床的儿子,和嗷嗷待哺的孙子,孙菊明夫妇陷入了深深的绝望。然而孙菊明没有放弃,她毅然扛起了照顾瘫痪儿子的重任。
在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借遍了亲朋好友的情况下,孙菊明夫妻决定将儿子从医院接回家自己护理。面对高位截瘫的儿子,孙菊明从零学起,逐步掌握导尿护理、防褥疮按摩、营养膳食搭配等技能。每日清晨5点,她准时为儿子擦洗身体、更换尿布,为防止肌肉萎缩,坚持每小时为其翻身按摩;为节省开支,她将旧衣物改造成护理垫,自学中医推拿缓解儿子疼痛。为了能让儿子“站”起来,孙菊明夫妇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两条长板凳和一块旧门板,将儿子捆绑固定在门板上,再靠墙立起,利于他血液循环。在孙菊明的精心护理下,李元的身体逐渐稳定。
2016年,李元离婚后,孙菊明夫妇不仅要照顾瘫痪的儿子,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李弈涵,孙子自幼缺乏母爱,孙菊明既当奶奶又当“妈妈”,省下低保补助金为孙子购买书籍,每晚陪读至深夜。她还带孙子参与农事劳动,教导他“劳动才能改变命运”。如今,李弈涵成绩优异,多次获评?!叭醚?,他常说:“奶奶是我心中最厉害的超人?!?/p>
2021年,不幸再次降临,孙菊明的丈夫李顺华被诊断出患小细胞癌,家庭经济来源彻底中断,孙菊明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柱,她每天护理儿子、照顾丈夫,还要接送孙子上下学。面对‘老、病、幼“三重困境,60岁的孙菊明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家人的希望。
孙菊明的事迹感动了乡邻。2022年,她被画溪村村两委授予“孝老爱亲户”称号,表彰她“用母爱和真情支撑家庭,多年无怨无悔”的崇高品德。村民评价说:“她家院子总是干干净净,孙子穿得整整齐齐,再难也把日子过得有尊严?!彼墓适卤荒扇氪逍率贝拿魇导拘舶咐?,激励更多家庭参与“孝善家风”创建活动。尽管家庭困难,孙菊明仍自强不息,主动加入农业合作社,通过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她用4000多个日夜的坚守,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深刻内涵。她的故事如涓涓细流,浸润人心,闪耀着人性至善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