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气,长兴,在岁月的积淀和全体市民参与中,不断凝练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之风,行走在长兴的大街小巷,满城处处文明风,所见尽是和谐情。随着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工作的持续推进,长兴市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文明长兴特别推出《和美长兴》系列专栏,一起寻找身边的美丽瞬间。
今天一起走进
和美长兴·榜样之美系列
十年理发之路
王永琴,54岁,家住李家巷镇石泉村高湾自然村,她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村儿媳,却做着普通人做不到的事。她秉承了农村人善良淳朴的本性,以博爱之心演绎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以执着之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初中毕业后王永琴学习理发技术,19岁的她就在李家巷镇上开了属于自己的理发店。由于王永琴是一个开朗热心的人,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大家都夸她技术好、服务好。1988年,婚后的王永琴,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又不影响自己照顾家庭,她决定把自己的理发店搬到村上。既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又要照顾店面,虽然每天都累得疲惫不堪,但王永琴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说:“和那些在外奔波不能照顾家庭的打工者比起来,我还是算好很多了,也觉得自己很幸运?!?/p>
街坊邻里的热心人。2014年,王永琴了解到石泉村住有5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有的生病、有的体弱,每次理发得自己前往集市,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得请人上门,甚是困难。从那时起,热心肠的王永琴就决定承担起为老人们免费理发的义务。石泉村村民许爷爷,今年91岁,20年前,他在造房时不幸从脚手架上摔下,全身瘫痪。为理发一事,老许的家人曾多次请人上门服务,但常因“顾客”横躺着理发不方便而遭理发师婉拒。王永琴听说后,当即表示愿意为其免费理发。又是移床又是翻身,花了比常人多好几倍的时间帮他理好了头发。从她第一次拿着理发工具走到老人家中起,一走就是近十年,每两个月一次的理发雷打不动。老许常常“叨唠”:“你我之间不沾亲不带故,月月给我理发,而且分文不收,你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多见啊!”“哪家没老人,哪个人不会变老!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其实都是我们这些小辈应该做的事情?!蓖跤狼僬庋卮?。
免费理发的领路人。王永琴发现需要服务的老人越来越多,自己一个人来不及,于是她就发动村上其他理发师共同参与到这种志愿服务中来,目前已发动理发志愿者5人,成立了“永琴”专项服务,2018年以来,共开展志愿服务150余次,服务于全村老人及孩童3000多人次。“永琴”专项服务的志愿者不仅坚持两个月一次为孤寡老人理发,在每年的二月初二、重阳节以及新春佳节这种特定节日都会开展理发服务,每次一站就是一整天。在理发的同时,王永琴总是和蔼热情地与老人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倾听他们的心声,消除他们的心里障碍,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
89岁的李明娣老人说:“永琴来给我们理发,我们心里非常感动,从心窝子里觉得她就是自己的女儿?!苯衲暌?2岁的吴老伯逢人便夸,王永琴真比自己的亲闺女还亲。吴老伯由于年迈多病,许多人不肯上门为他理发。王永琴上门时,老人怕麻烦人表示剃个光头就可以了,王永琴满口答应,最后还是贴心地为老人理了个板刷头,老人在镜子里看着自己的新发型,十分高兴。
王永琴:“我只会理发,别的大事帮不上忙,但是只要老人们需要我,只要我还能为这些老年人服务,我都将会一如既往地来给这些老人理理发,洗洗头,来看看这些老人?!?/p>
人间大爱显真情,热心奉献无所求。王永琴用一颗明净的心昭示着向善向美的追求,用一双灵巧的双手编织着温馨和谐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