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品茶风楼阁全国_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400元3小时快餐

2024年三、四季度“长兴好人”公示
发布时间: 2025-01-14

  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和评委会综合审议,拟确定王子运等21人为2024年三、四季度“长兴好人”,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从2025年1月14日起至1月20日止。公示期间,各单位和个人对以下人选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等方面如有意见,均可来电向长兴县文明办公民道德建设科反映。电话:0572-6041111。

 

2024年三季度“长兴好人”

推荐名单及简要事迹

 

敬业奉献

  王子运,男,198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四川绵阳,现任长兴县殡葬服务所业务班副班长。

  王子运从业12年,坚守在火化岗位上,不惧高温的工作环境,认真做好每一次殡葬服务工作,独立完成遗体火化任务1万余次,是整个业务班之“最”,主持遗体告别仪式3000余次,丧属满意率达100%。曾最长持续工作4个半小时,为一具在车祸事故中受损严重的遗体缝合600余针。他还积极探索现代殡葬服务改革,在湖州市内首次创新将透明鱼线应用到遗体美容工作中。先后荣获长兴县殡葬服务所“技术能手”称号,2024年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浙江选拔赛(遗体火化师赛项)一等奖,2024年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遗体火化师赛项)二等奖等荣誉。

  邹存英,女,198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皇家湾社区党委书记。

  邹存英扎根基层十多年,组建全县第一支红管家居民自治服务团队,培育孵化楼道长服务团队、翠萍剪纸工作室、幸福园丁等团队,推动成立长兴县首家社区老年学堂——“幸??翁谩保两褚延谐?000名居民顺利完成课程,极大丰富了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的精神生活,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并荣获浙江省优秀示范教学点。作为基层的人大代表,她充分发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桥梁纽带作用,创办了”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志愿角,成功培训就业困难女性56名。邹存英曾获评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最美社区工作者、浙江省最美妇联执委、浙江省三八红旗手、湖州市“最美社区书记”、湖州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朱爱平,男,1980年1月出生,群众,现任长兴县120急救中心救护车驾驶员、朱爱平红十字藏品展示馆馆长。

  朱爱平连续12年投身红十字志愿服务,于2021年建立“朱爱平工作室”,为市民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约400余场次。牵头发起“青少年红十字”生命教育志愿服务项目被列入“情暖浙江”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培育计划。他自掏腰包购买红十字藏品1000余件,成立“朱爱平红十字藏品展示馆”,不仅无偿展出,还经??挂逦裥?,让这些藏品发挥最大的用处。先后获评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最美浙江人·最美救护人”、浙江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得到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充分认可。

  周凤平,男,198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长兴县文物局文物科副科长、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他投身文博,从基层博物馆到国家版本馆,从业务到服务,闪耀着光芒。负责长兴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业务,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全县10472件/套文物的普查。连续奋战100天,顺利完成长兴太湖博物馆建设陈列布展,创成国家二级博物馆。作为业务骨干,连续超400天高强度工作,保障了杭州国家版本馆的落成和正式开放。主编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20多篇,在央视、人民日报、浙江卫视等重要媒体出镜宣传文博工作30多项,获评“最美浙江文物守望者”“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浙江省先进个人”等荣誉。事迹在《浙江文物》人物素描专题刊登。

  马骏,男,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嘉善,现任长兴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副主任。

  马骏作为全省DNA专业团队成员,在俯身公安工作的15年间,不断创新改进实验方法和工作模式,助力破获一系列民生案件以及命积案,组织认亲11场,找回失踪人员18名。撰写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并发表,其中国家级第1作者8篇,第2作者5篇。荣获湖州市第一个刑侦系统刑事科学技术专利,将长兴DNA实验室经验推向全省乃至全国。先后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事迹曾在《人民公安报》等国省级媒体刊登,被称为DNA实验室里的“高能战士”。

 

助人为乐

  郑锋,男,198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超威集团品牌经理。

  郑锋热心公益,曾组织发起志愿社团助学计划,免费为农民工子女开展支教和捐赠累计200余次。2023年,策划组织“接力希望?宝贝回家”全国寻亲公益活动,联合宝贝回家、中国儿童防走失平台等社会机构,推动全国近3000余代理商、300000车行网点,通过每年上亿只爱心电池提供线索、助力寻找走失儿童。2024年7月,他带领项目组顶着烈日酷暑走遍五省两千多公里,成功找回走失长达30年的付姓女子。同时他还入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益童计划和反诈宣传先进案例,先后荣获联合国荣誉证书、中国儿童防走失平台爱心公益大使称号、长兴青年岗位能手和街道优秀党员等,活动事迹被新华网、央广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吴山,男,1930年10月出生,群众,长兴县雉城街道北门社区居民。

  吴山年轻时投身解放事业,随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参与宜宾市长宁县旧县政府和建立新政权工作。2012年携老伴回乡,积极为长兴招商引资、建言献策,热衷慈善事业,向困难老兵捐款捐物,荣获“2023年度湖州市慈善排行榜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和“2024年度湖州市慈善排行榜最具爱心捐赠个人”。他自掏腰包撰写10万字材料,厘清李家巷镇四次抗战历史并出版书籍。2024年,吴山向长兴县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积极推动抗倭纪念亭在李家巷镇锦园落成。他的事迹被潮新闻等媒体报道。

  周伟强,男,197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长兴县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主任。

  周伟强秉持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耕耘医疗领域,他不仅积极改革,还狠抓医护质量和医德医风,2022年,其所在单位下设站荣获浙江省首批“五星级智慧健康站”荣誉。一次平凡之夜的非凡举动,更是彰显了他的医者仁心与职业本能。2024年7月4日,周伟强在万达广场就餐时听到呼救声,一名孩子不慎被食物卡住,周伟强迅速对其进行了海姆立克急救,经过抢救,孩子转危为安。此外,他还组织开展公益义诊活动157次,联建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多次为拮据的病人垫付药费,多年来赢得同事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他救人事迹被文明浙江等媒体报道。

 

孝老爱亲

  王爱琴,女,1985年12月出生,群众,现任农商银行丰收驿站(?门村站)管理员。

  2017年,王爱琴刚诞下二胎,婆婆却突发脑溢血致瘫。面对丈夫长期外出务工的现实,她毅然挑起了照顾两个孩子和瘫痪婆婆的重担?!鞍偕菩⑽取?,经过数年的精心治疗与呵护,婆婆的病情逐渐好转,现已能自行走动。如今,作为吕山乡?门村农商银行丰收驿站的管理员,王爱琴凭借多年照顾婆婆的经验,在服务老年客户时游刃有余,深受他们的喜爱与信赖。她的耐心与细心不仅赢得了银行领导的认可,也获得了村委会干部的赞赏。

  汪金明,男,1954年2月出生,群众,长兴县夹浦镇北川村南湾自然村村民。

  1986年,妻子钱彩仙在菜园移栽大树时意外受伤,造成脊椎断裂,下肢终身瘫痪。从此,汪金明就一边细心照料妻子,一边抚养两个年幼的女儿,家里家外“一肩挑”。他每天坚持为妻子擦洗身子,并换上干净衣服。长期瘫痪卧床,容易造成肌肉僵硬萎缩,汪金明就自学按摩,一有空就帮她按摩。病痛的折磨也让妻子变得暴躁,而他总是笑脸相迎,慢慢地开导。38年来,汪金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

 

诚实守信

  薛萍,女,1970年2月出生,群众,现任湖州薛姐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自2015年开办第一家“薛姐薄皮馄饨”以来,她秉持真诚待人、诚信做事,坚持“绝不缺斤短两、绝不以次充好、绝不添加‘科技狠活’”的原则,将一碗十几元的小馄饨发展成21家加盟连锁店,为老百姓提供一份“家的味道”。在接受加盟商时,薛萍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合作伙伴在费用上给予全免,并在设备上给予资助。薛萍及其分店分负责人还为不计其数的食客守候丢失的财物,顾客接过失物要拿出现金表示感谢时,也都被薛萍坚决回绝。在传承发展诚信经营的同时,她不忘反馈社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薛姐馄饨”被授予“爱心商家”牌匾。

 

2024年四季度“长兴好人”

推荐名单及简要事迹

敬业奉献

  徐连法,男,196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长兴县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山湖花园社区居民。

  徐连法自2012年担任鸡山岭公墓管理员开始,从未享受过正式的休息日,特别是在2013年公墓大规模迁入,徐连法连续3年凌晨2至3点开始工作,天黑后回家。目前,公墓内设有单穴与双穴墓穴近万个,徐连法每隔数日便会对整个墓园进行全面巡查,清理杂草、小树等。尤其在雨季,他更是加大巡逻力度,及时清理水沟,确保墓穴免受积水之困。徐连法以其专业且细致的工作,让逝者得以安息,让生者心灵得到慰藉。

  俞铁明,男,197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长安仁恒公司的技术部经理和研发中心主任。

  俞铁明作为获得浙大材料系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2008年通过人才引进加入长安恒仁。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成功开发出“环保型多功能粘土脱墨剂”与“造纸二元微粒助留助滤剂用膨润土”等一系列产品,这些成果均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此外,他还担任“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膨润土吸附净水剂”的技术总负责人,并且承担了16项“省级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其研究开发成果获得7项发明专利授权、3篇论文发表,且全部被SCI收录。先后与南京大学张全兴院士合作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与江南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为企业创新研发、职工技术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刘国田,男,197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长兴县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副科长。

  2015年,刘国田退伍后到县民政局工作。在过去的十年里,他独自承担了90%以上的地名设置排查任务,设置了超1万块规范路牌和20万块门牌。此外,他还积极响应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将长兴县的6700条地名词条数据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实现了地名地址数据的全面挂接,总数达到40万条,地址标准率高达95%以上。在“乡村命名行动”和“桥梁命名行动”专项工作中,刘国田走遍全县的每一条大街小巷,细致排查出“有路无名”300条和“有名无标”400条的情况,完成了1200块数字路牌和5000块数字门牌的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刘国田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出色的业绩谱写着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

  郑福年,男,1961年7月出生,群众,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村民。

  郑福年年少时便跟随父亲学习紫笋茶制作,现为紫笋茶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是目前紫笋技艺类唯一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0多年来,他不仅熟练地掌握了现代紫笋茶的制作技艺,还潜心研究和恢复唐代紫笋茶的制作技艺,积极投身茶文化传播教育,主动担任水口中小学茶文化教育讲解员,近8年组织采茶、制茶、讲茶等活动200余次。郑福年先后获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紫笋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化传播年度人物、国际文化大使等荣誉。

  韦丽,女,1978年7月出生,群众,长兴县画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家浜卫生服务站站长。

  韦丽自2003年进入卫生服务站工作以来,经常性下乡随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访视新生儿、产妇,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了解病情并告知注意事项以及开展诊疗。同时,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主动了解群众意见和诉求,向老百姓宣讲政策,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先后走访400余名群众,收集民意360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00余件。20余年来,为辖区村民上门服务2000余次,受益群众4800余人,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尊重。

  林瑞高,男,196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原长兴县水口乡龙山村党支部书记。

  2008年至2024年担任龙山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深耕村务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在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农民增收致富、打造和美乡村上做出积极贡献。2022年,为突破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等发展难题,他打造“阿高书记来了”助农直播平台,白天上班为村谋发展,下班就化身“网红”直播带货,推广家乡的农特产品。截止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超300场助农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180万,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帮助农户实现销售近3000万元,同时,林瑞高打造了5个农产品品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他还培训了近百名农户成为合格的电商直播人才,为项目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曾获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优秀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助人为乐

  孙金富,男,196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长兴民安救援中心党支部书记。

  孙金富于2019年加入民安救援队,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多次组织队员参加搜寻老人、救援灭火等救援行动,迄今为止共出勤403次,服务时长达2165小时。2024年6月底,长兴突降暴雨,花甲之年的他带领救援中心的党员先锋队全力投入排水抢险救援工作,直至确保居民安全和道路畅通。业余时间,他还带动队友不断学习,考取专业救援技能证书,提升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曾多次获评民安救援“省、市优秀队员”等荣誉。

 

见义勇为

  王冬明,男,198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长兴县水口乡徐旺村村民。

  2024年9月4日15时左右,长兴县夹浦镇太湖服务区一女子轻生跳河。正在服务区休息的王冬明听到情况后迅速奔赴现场,毫不犹豫跳入河中,与湍急水流搏斗,成功将女子救到岸边,直到警察和救护车赶到,他才放心离开。王冬明是徐旺村党员先锋代表,每年抗台防汛、救灾抢险都有他的身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

 

诚实守信

  李小狗,男,1958年11月出生,群众,长兴县雉城街道米行弄社区居民。

  1982年,李小狗的未婚妻在结婚前夕因头发卷进机器,导致肢体一级残疾。经过4年的治疗和悉心照料,未婚妻虽能靠着轮椅坐起来,但生活仍无法自理。1986年1月,李小狗信守婚约,履行承诺,仍与未婚妻领了结婚证?;楹?,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一边辛苦挣钱养家,一边照顾身体残疾的妻子,还把年幼的儿子拉扯大。他四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夫妻真情。

 

孝老爱亲

  唐于生,男,1953年2月出生,群众,长兴县小浦镇高地村村民。

  2008年起,唐于生妻子因心脏瓣膜病、青光眼等疾病,身体每况愈下,逐渐生活不能自理,从那时起,唐于生就充当起妻子的私人护理。17年来,他不仅细心照顾妻子的起居,还自制器材使其慢慢康复。在照顾妻子的同时,唐于生并未放弃对生活的追求。2019年,已进入花甲之年的唐于生开始养蜂,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年纯利润5万余元,不仅为妻子赚来了看病钱,还实现了养蜂致富。经验丰富的他还免费指导其他农户养蜂,帮助他们增产增收。他的事迹被掌心长兴和中国蓝新闻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