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我们的高速桥下空间环境脏乱差,杂物堆积如山无人管!”李家巷镇刘家渡村党总支副书记彭贵华说,今年以来,李家巷镇创建办联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李家巷中队开展了桥下空间整治行动,通过“地毯式”摸排,联合多部门力量,对桥下堆放、搭建、养殖等“顽疾”进行集中整治,现如今,已成为休闲游憩、文化娱乐、运动健身、邻里交往的新空间。
“李家巷镇由于104国道、318国道以及G50、G25高速穿境而过,拥有大量的桥下空间,前期我们就集合了村干部、爱心企业家等力量,对管辖内的桥下空间进行了排查摸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建立整改清单?!备谜虻澄?、人武部长钟小丰介绍。
“破题”桥下空间,李家巷镇在充分征求爱心企业家、政协委员等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桥下空间进行全面梳理排摸,以“微治理”“微改造”“微经济”活化桥下空间,制定“一桥一策”方案推进桥下空间“清、拆、腾、用”。
在确保桥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该镇通过政府主导、党员示范、干部参与的方式,积极拓展桥下空间用途,在桥下建设篮球场、桥下公园、公共停车场。截至目前,已经实现桥下空间利用面积约1.9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公共停车位70个,建成篮球场1处,改造体育健身场所约800平方米。
通过更新空间治理,如今李家巷镇的桥下空间更有温度。G50李家巷枢纽桥下空间打造成了集休憩、观光为一体的“观光驿站”,318国道转盘大桥桥下空间进行景观改造,形成了“小森林”。
此外,该镇还积极探索桥下空间向仓储厂房等经营性空间转化,发展“造血式”项目,为引才返乡创业、集体经济增收增添新动力。今年初,刘家渡村集合各方力量并联合第三方管理公司,开发部分桥下空间,为平台企业提供仓储空间,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25万元;老虎洞村将桥下空间划分为仓储区、业态区,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多元增收,厂房租赁年收入30万元,仓储租赁年收入25万元左右。
从精细处入手,寻找桥下空间利用的更多可能性,实现环境多维增绿、社区文娱提质、集体经济增量。“相信桥下空间的每一处‘微改造、精提升’都能给群众带来更真切、更有温度的获得感?!崩罴蚁镎虻澄笔榧恰⒄虺は目ケ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