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当中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2017年在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长兴以参评县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今年的复评当中,长兴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后创城时代,这里的人们如何来享受文明创建带来的成果,又是如何来守护这块金字招牌。
上午9:00冯大伯准时出现在和文化城市书房,自从今年8月家门口多了这间小书房,73岁的冯大伯就成为了这里最铁杆的书虫。市民冯大伯表示除了星期一不开门其他时间都来。台苑新村就在书房边上,直线距离不到100米,每天吃过早饭,大伯就会来书房看书,长兴日报,湖州日报和浙江日报是大伯的每日必读。
长兴自2018年起就启动了城市书房建设工作,城市书房大多选址在人流量大而密集临街的1楼区域,为的就是方便市民休闲阅读,经过了三年的建设,一共建成了7家城市书房。整个长兴县城已经形成了一个东西南北中,分布比较合理,离老百姓比较近的一个阅读文化圈。
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便民体育设施的升级换代,也为全民健身科学健身保驾护航。在长兴县体育馆内,今年5月建成开放的智能健身路径就是其中的典型。健身器材上都安装了智能传感器,只要有人进行锻炼,就能看到自己锻炼的情况,会时时提醒。
长兴人均体育场面积已超过2.58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已经可以满足老百姓体育锻炼的基本需求,从书房到体育中心,从社区到公园,在长兴这座小县城里,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文明创建带来的真实惠,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长兴百姓参与创建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在长兴龙山街道,社区加物业加业委会加小区志愿者共同成立的红色物业联盟,邻里会客厅中,定期组织的公益活动,让这里的居民感受到了来自邻里之间家人们的温暖。
据了解,2020年龙山街道就组织志愿者服务300余次,而在整个长兴注册志愿者的人数从文明创建前的2万人已达到15万人以上,文明创建为人民,文明创建需要人民,守护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已成为每一位长兴市民生活中的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