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加强道德教育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民素质。
一是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经常性开展香樟树下微党课、走村入户宣传文明创建等道德教育活动。二是开展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通过完成民主法治村、善治示范村等创建,每年开展普法教育并经常性开展技能培训,例如每年5月、6月开展茶叶、杨梅等产业技术培训。三是开展诚信文化建设,抓好思想教育。按照文明诚信档案管理,2019年评出年度文明诚信示范户17户,再通过诚信码推广,村民参与度大大提高。每年开展“走道德路径”活动,并与湖州师范学院结对,每年开展为期一周的“春泥计划”。
(四)加强文明实践,强化文明村风
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广泛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文明村风。一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通过菜单点单方式组织文化走亲、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常态化开展志愿帮扶、普法宣传、全域整治等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尤其在防疫期间,群众自发组织志愿服务队参与卡点值守、防疫宣传等活动,自发组织爱心捐款6万余元,村民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升。二是构建“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规范修订村规民约长期公布,并将环境保洁、垃圾分类等列入村规民约、文明诚信指数评分标准。建立村级“152”基层治理制度,即依托1个党组织、5个自治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和治理事会、乡贤参事会)、2个社会组织(专业合作社、志愿者服务队),共商、共议、共治基层事务。
(五)加强环境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加强环境整治工作,走绿色发展之路。一是大力推行党员联户制度。每名党员联系3-4户农户,设置党员责任岗、责任区,尤其注重山林资源保护,党员群众累计种树700亩,生态修复覆盖率达100%,形成党员带头、群众主体、多方参与的共建美丽乡村、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二是压实网格管理。形成31个网格长加密网格管理并严格网格考核,2019年在全县率先开展全域美丽攻坚行动,为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三是深入推进产业融合。致力打造集休闲观光、互动体验、度假旅游于一体的农旅融合项目,目前已打造蓝莓园、杨梅采摘园、草莓园等10余个生态园,壮大集体经济民宿项目也正在建设中。